四月初,任天堂備受期待的Switch 2直面會以令人憂心的遺漏告終。展示會呈現了眾多令人振奮的新功能與豐富的未來遊戲陣容,唯獨缺少了關鍵細節——價格。玩家對大幅漲價的擔憂很快得到證實。任天堂後續在新啟用的Switch 2官網宣布,主機建議售價為449美元,相較初代Switch首發價299美元躍升150美元。大眾對任天堂未透明公開售價的不滿,與對主機潛在成功性的焦慮相互交織——尤其當揭露Switch 2首發主打遊戲《瑪利歐賽車世界》定價80美元時。
部分仍懷有Wii U時期創傷的任天堂粉絲立即陷入悲觀,主張Switch 2的高定價將壓縮其潛在客群,使公司再度陷入困境。畢竟,誰願支付450美元(與PS5或Xbox Series X價位相仿)購買基於上世代硬體規格的主機?然而這些憂慮迅速消散,據《彭博社》報導,Switch 2正朝著史上最大規模遊戲主機首發紀錄邁進,預估銷量達600至800萬台。此數字將輕鬆超越由PS4與PS5共同保持的450萬台原紀錄。儘管定價高昂,市場對Switch 2的需求顯然極為強勁。回顧電玩主機發行史,此結果幾乎無可避免。

弔詭的是,任天堂最慘痛的失敗恰恰揭示了Switch 2的成功之道。20年前推出的Virtual Boy是任天堂首次——亦是迄今唯一——對虛擬實境的嚴肅嘗試。VR的科幻魅力始終強大,當前技術熱潮亦證實此點,但早在1995年,即便最先進的VR系統也遠未達主流適用階段。而任天堂的Virtual Boy更談不上尖端。公司為推動裝置上市做出重大妥協:需放置於桌面使用,迫使玩家彎腰窺視目鏡,遊戲畫面僅呈現刺眼的紅色單色調。此外,諸多報告指出該裝置易引發頭痛。這項技術根本未能符合玩家的想像——它並非能將你傳送至新世界的《星艦奇航》裝置。毫不意外地,消費者拒絕買單。
Switch 2儘管售價不菲,卻與Virtual Boy截然不同。更適宜的參照是Wii,其導入運作極流暢的體感操控,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的體驗。它重塑遊戲操作模式,大幅拓展玩家基數——無論在養老社區或孩童臥室皆可見其蹤影。憑藉Wii創新設計的持久魅力,體感操控已成所有任天堂主機的標準功能,並仍是遊玩《皮克敏》、《密特羅德生存恐懼》等作品的首選方式。
打造極具吸引力的主機並非任天堂獨有專利。索尼PlayStation 2既能播放DVD又能執行遊戲,使其成為2000年代初期必備電子產品。但當任天堂掌握箇中精髓時,他們確實出類拔萃。初代Switch的核心功能——掌機與電視模式無縫切換——運作完美無瑕。它重新定義攜帶型與家用主機的界線,融合過去涇渭分明的兩種品類。此概念至今仍深具吸引力,鮮有玩家希望任天堂棄守此特色。對初代Switch的主要批評(除Joy-Con飄移問題外)在於其有限的處理效能,而任天堂正透過新型號果斷解決此問題。因此即便Switch 2或許不如前代具開創性,它顯然仍是玩家渴求的產品。
Switch 2的定價策略與任天堂競爭對手對其旗艦主機的定價相符。
然而,僅有吸引人的硬體遠遠不足。任天堂近年挫敗的Wii U,不僅敗在缺乏魅力的技術設計,更關鍵在於欠缺引人入勝的遊戲陣容。其首發作品《新超級瑪利歐兄弟U》雖是系列中規中矩之作,但該系列自DS時代以來已顯疲態——這已是六年內第四款《新超級瑪利歐兄弟》系列作——故未能以足夠吸引力推動主機銷售。其他Wii U重大作品亦面臨相同困境。儘管《大金剛國家:熱帶凍結》、《超級瑪利歐3D世界》等作後續在Switch平台取得成功,首發當下卻讓人感到缺乏靈感與創新突破。人們為《Wii Sports》購買Wii,為《薩爾達傳說:曠野之息》購買Switch,為《超級瑪利歐64 DS》購買DS。遺憾的是,Wii U始終缺乏那種能推動主機銷量的標竿作品。此點,較其特殊的平板控制器設計,更決定了它的命運。
與Wii U形成鮮明對比,Switch 2不僅承襲可謂任天堂史上最堅強的既有遊戲庫,更透過畫面強化與新增內容導入嶄新遊玩方式。此外,Switch 2首發作品《瑪利歐賽車世界》並非又一款系列續作,而是徹底革新傳統框架,採用類《極限競速:地平線》的開放世界設計,賦予玩家充分理由選擇本作而非廣受好評的《瑪利歐賽車8 豪華版》。更添氣勢的是,Switch 2發售後隔月,任天堂將推出自199年以來首款3D《大金剛》遊戲——為激發期待感,其設計靈感似乎汲取自備受喜愛的《超級瑪利歐 奧德賽》。其後於2026年,將迎來FromSoftware獨占作品,值得注意的是該作竟帶有幾分《血源詛咒》的神韻。任天堂已給出多重令人信服的理由,讓玩家無法輕忽此世代的來臨。

價格永遠是影響個人購買主機決策的要素,公平而言Switch 2確屬昂貴奢侈品,尤其在當前充滿挑戰的全球經濟環境下。然而Switch 2的定價與競爭對手旗艦系統索價相符。標準光碟版PS5與Switch 2《瑪利歐賽車世界》同捆組定價499美元相符,Xbox Series X亦處於相近價位。雖可主張Switch 2的硬體規格應更接近Xbox Series S(現價380美元),但我們也需考量任天堂的獨特價值主張——Switch 2的吸引力並非僅奠基於性能表現。
遊戲主機因高定價嚴重衝擊銷售的最著名案例當屬PS3。第三代PlayStation首發時20GB型號定價499美元,60GB版本則要價600美元(經通膨調整後為790與950美元)。2006年當時未有如此昂貴主機的先例,玩家最初紛紛轉向更經濟實惠的Xbox 360。時至2025年,Switch 2雖無疑價格高昂,但其定價並非沒有前例可循。事實上,此乃現代電玩硬體的標準定價。
任天堂在遊戲產業的獨特地位,源於其創造定義類型遊戲的能力,使人們甘願支付溢價。然而相較競爭對手,您實際上並未為Switch 2支付額外溢價——其定價與其他產業領導者處於相同區間。它或許未能匹配PS5的原始性能,但這是備受追捧的科技產品,未來將充實大量需求旺盛的遊戲作品。消費者支付意願存在上限,若遊戲價格持續攀升,任天堂終將觸及此臨界點。但就現階段而言,任天堂僅是順應競爭對手建立的價格水平。而迄今PlayStation 5已售出超過7500萬台,充分證明此乃多數人願意接受的價位。